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9 04:16:02标签: 韭菜 韭菜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蔬菜种植 > 手机阅读

韭菜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症状有白点型.湿腐型和干尖之分。白点型:初在叶片正面生白色或浅灰褐色小、斑点致使全叶或半叶焦枯。湿腐型:长期或贮运期内湿度过高时常出现湿腐型症状。病叶不产生白点而逐渐腐烂并呈深绿色,枯叶表面密生灰至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尤其是贮运期间韭菜扎成捆,相互污染和传染的速度加快,致使成捆的韭菜烂成一堆泥,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干尖型:自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渍状,后变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大后多呈“V” 字形.并可向下延伸2-3cm,呈黄褐色,表面生有灰褐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

病原 病原为葱鳞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

1)低温高温光照不足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5-21℃,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病害容易流行。棚内温度连续数日忽高忽低情况时易降低韭菜的抵抗力发病重;

2)氨肥过多磷钾肥不足营养不协调的韭菜田容易发病。田间管理  差韭菜长势弱抗病性差的田块也容易发病,长期连作有利于病原菌的积累,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

1)韭菜生产有充足的氮肥才能高产所以要大量施用含氨高的尿素和硝铵。

2)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在中午打开一定量的棚膜,进行通风降温降湿。通过放风调控,使棚室内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昼夜温差不超过10℃。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注意应在棚室底口增加围裙严禁由底口放风。

3)收割非菜时要将割下的部分全部带出棚外然后再清理捆扎对清理下来的病叶老叶等,要集中深埋。

4)重病田应与十字花科、葫芦科等蔬菜轮作23年不可与葱及大蒜轮作。

5)重点保护春季韭菜第二茬的二、三刀,割后68天发病初期喷撒5%腐霉利粉尘剂或5%异菌脲粉尘剂每亩1次1kg,或用15%腐霉利烟剂每亩200mg.熏1夜.此外也可喷洒的6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1%武夷菌素水剂1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6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防治2-3次。

以上就是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如果还有什么不了解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病虫害方面知识的话欢迎至农村创业--韭菜频道,查看更多关于韭菜的信息。

上一篇种一棵阿拉斯加大卷心菜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蔬菜种植本月排行